OUR
ANTIQUES
高野美術,有別於以往貿易公司與零售店面,特別注重「學院」與「教育」的雙向前進,配合「系列課程」與「文物展覽」來推存文人雅室的藝道:精準介紹器物的歷史源流,並著重原料辨識與品質鑑別,然後提倡器物的實用與生活的品味。
據此,高野美術是文化志業;講求絲路貿易的文明脈絡與講究器物用品的認識方法!高野美術企圖結合現代的都會時尚,開創好禮的器物復興,真誠期盼您預約而蒞臨與指導。

昭和前期的用品十分細膩,本件直筒身形的茶碗挺拔地立起,剛直堅實的氣勢與直松不阿的意向相合,神氣活現! 第一點、手拉坯的弦紋層層延伸,從寬大的圈足拉出碗底轉折,略微分明的稜角和直線輪廓充滿了個性鮮明與寫意瀟灑! 第二點、牙白色的陶土與稍帶黃青的結晶白地釉,混合 練成了變化細膩而流動的器物背景,故意留下的粉橘圓斑正是京燒巧妙溫雅的清爽簽名,巧藝中增添了整體豐富的視覺層次、分明細節! 第三點、直心般的松柏枝葉運筆快速,構圖落點依然純潔故我,童趣混雜交錯在初步生長線條裡,融成一片青綠的浮光剪影,好似鋼筆染墨所繪! 第四點、金泥作為亮點裝飾,模擬出陽光灑落的景色,充滿春寒鮮嫩充沛的生命意志力;另一半側從碗緣至圈足掛上了氧化鐵釉,燒造出深褐中帶著隱約黑鐵斑的深沈一片,是薩摩也是京燒,鏽狀的細小顆粒呈現薄而透的醬色瀨戶,藝匠之博學而能可以聯想,與開朗明亮的松柏彩繪產生出來強烈對比,更加顯出生命的盎然與無常的變幻,隱含著深刻的道德教育,宛如勸諫你我此生要以「三不朽」為目標而成就,直松的隱喻歷歷可見;明明白白。

參與抹茶雅聚的時候、即使可以不拘泥那些細節、然而確實要有美好他作品來搭配珍貴的抹茶與點心,這成為平成時期生活直接了當的價值呈現,誘人無比。 初見京燒特有的牙白陶土來拉坯成型,保留古味讓身體線條圓弧優美,中間特意收斂的轉折;反而讓碗型像一朵半放的富麗之花,其間意象生動! 再取背景對比,以透明釉作襯,規律細密的冰糖開片,淡淡表現出縝密端莊的京燒性格,大家閨秀一般的氣質,富貴而好禮,強化了法華白柔鳶尾花的重量與質量,反覆塗繪堆積的釉彩,企圖讓花瓣捲曲舒展的姿態更細膩立體,真是萬國博覽會一直以來的西洋趣味! 加上翹起的花緣,多了彈性少了柔弱,反而道出幾分堅忍踏實的植物風雅;兩種深淺的綠前後交錯而產生虛擬視覺與成長動感! 最後的收尾,貫徹京燒的鉅細靡遺,數次以金泥來勾勒,輪廓和細節劃分鮮明,帶著窗花玻璃的端視感,取現代又歸復古! 乍見碗內燒染上一片深邃的漆釉黑,帶有細小的顆粒,與外層明亮的裝飾形成強烈反差,加以抹茶濃厚發香,實用中內含著揉和五感的藝術性,成為生活中的巧思與風景,訂製無敵。

當代陶瓷器生產競爭萬分激烈,自包浩斯以後的工業產量更加強大,今非昔比!平成時期的演變精緻與縮編,從此可想而知! 陶瓷生產進入工業化之後的限量半自動作品,模具量產而成的瓷器胎體緊實白皙,圓弧略微上翹的輕巧造型賞心悅目;以透白釉面做地,用金屬發色釉料印上野菊花紋樣,清淡素雅而顯出往昔貴氣,深藍的緣口光澤潤滑,如寶玉一般而質地堅固! 總是用金泥塗繪一圈,更顯皇室帝國與買賣貿易的雙向意涵;作為點心盤高級贈品或招待賓客使用,都非常合適, 可以配上東西洋點心,突顯五星級下午茶的專屬樂趣,真是別緻而工整的輕鬆午茶盤碟組,開店的最近夥伴。

明治時期的漢學依然佇立不搖,致使西化後的日本,仍然以自身的東方傳統工藝為務;延續著器物形制與使用習慣,也為東西洋的貿易博覽的交融,開創出一條鮮明的道路,在二十世紀初造成搶眼風頭! 此件為煙斗灰燼爐一對,抽用菸 草與炭培暖身時用來敲置灰燼的菸灰爐,說明當時人的閒適風光! 細膩白磁的胎體乾淨透亮,總帶著些微青綠的玉石質地,堅固的圈足收順巧妙,留有三足極富現代感;穩重耐用!基本上、圓滿富貴的身形線條順暢,略微做大的尺寸讓曲度變化優雅,青花與白質呈現出另一番德化瓷器的古典意趣,以及平戶肥前的外銷亮感;鈷藍青料發色深韻,簡單以各類書法筆畫運行,具足一切吉祥而用壽字總集深意,藍中帶著靛色輕重分明,行氣流動中飄逸秀氣,柔化了使用時的情境;也發酵東方思情於外國異域! 事實上、現代使用的情境即便離開了原本的使用目的,也可以用來作為水缽、香爐、花器、茶盂、茶罐等等,別有新意在設計,信手拈來;真是一對好看比例而每日耐用的形式與典範。

江戶後期的希罕作品,訂製而呈現清水寺主建物的首席印象,還帶著文人書畫的意境和情趣,實屬少見。 首先、瓷土白皙而結實,壺形圓滑如鼓形,壺蓋收成平行穩重,延伸而出的壺嘴與側把優雅圓潤,凝結成時代中文化的聚會與信仰的縮影! 再說、青花白地高溫燒結後清透明亮,亮麗的色澤帶著白玉凝脂的視覺與觸覺,鈷藍成色對比鮮豔,深青中帶著亮藍,細筆繪染出清水寺著名的高台木造風景,欄杆與樹林交雜紛呈,再三渲染出遠山樹林若隱若現的距離,似乎能呼吸到春天雲霧飄渺的氛圍與氣息! 最後、用珐琅彩反覆堆疊多次上色,粉紅的櫻花點點突起,立體感瞬間拉開,構圖上下前後各有巧思,也與青花形成對比而更凸顯;好比團扇與短冊,都是最後用金泥勾勒重點,再端看如階梯、屋簷、圍欄、壺扭等形象;立刻加強,光澤濃烈而底氣沈穩,是優質的江戶後期作品,十分地罕見而必須收藏。

平成時期,排開工業塑化的產業,京都仍是作為陶藝的代表都市之一,自慢而優越與無形,以此類推。 杯子基礎是初步壓模成型,杯底留有模型圈足與春日字的細線,白膚色黃的土色,透過窯燒後呈現橘砂的色澤,注重手感而創造顆粒親切與溫暖,老少咸宜! 此外、以手捏重新變化杯身,講求自然而然的趣味;打破了原本統一制式的模型,自然凹凸的不規則捏痕;表現出不同的樣貌,緣口細薄且收邊外侈,方便就口,模線分明而不細修,與有機隨意的手感對比而巧妙;正是歐洲極簡設計的訴求! 最後、再施以一層粉膚色的精緻釉彩,成色細膩多變,米白中透出粉橘顆粒,聚散成顏色變化,質感溫潤如冰淇淋,雖然帶有斑點與微小氣泡,使用時卻因此而十分趁手而感受茶湯溫熱,兼具優雅輕逸;完成時用金料塗上幾筆線條,隱約的裂紋寫意且童拙,展現了隨心所欲的赤子真心而灑脫實用的工藝意境。

昭和時期的富庶,其實並非總是成為泡沫經濟的負面一事,關於陶瓷器物的尋訪古法,真是我們學習工藝者的鑰匙與藥石,打開傳承手巧與療癒心靈美感,本套作品可以為觀。 實際上、梅花花瓣般拉胚而五件一組的傳統形式,分成碗與 碟兩種尺寸,兼容在此!寸頭豐厚扎實,手感有機寫意充滿拙趣;濃厚的掛釉帶有乳灰白的層次,濃霧漸層般的施覆燒結出繁密細小的顆粒與紋路,結理遠近分錯而呈現流動立體美,宛如覆雪冷冽土壤蘊育。 據此之、繪師點描而透出了:黑配金結構好空間張力,再用紅配綠彰顯時間推移;因此、整個圖面表現一年到頭,帶出季節變換氣氛,色彩直接而筆觸大方,宛如童話繪本的絢爛景致帶著沈靜的精神與生活的價值!本組適合五穀類的甜食或糕點的擺設與實用,透澈的釉色搭配更顯東西方點心的美好可口,進而精緻講究。

真是傢具設計的風光帶動了飲食器物的設置與善用,也是昭和到平成以來一路領先的傳統。 第一、用顆粒粗獷的陶土,大方地呈現樸實沈厚,土片接合成四方帶來弧度的高盤皿,自然的手捏刀修;而質感能有機生動,凹凸表面觸手親切;實在充滿活力,民間純真的鄉土氣息表露無遺;直接了當! 第二、以多變豐富的釉料,多次混合上色,呈現如五穀豐收般的富饒土壤,黃金蕎麥的斑點疏密錯落,與燒結的白石顆粒形成對比與熱情,信樂燒的粉橘到黑褐漸層鮮明立體,顯示作者行雲流水的釉色揮灑與溫壓控制! 第三、足具特色的織部錦綠釉,作為整體最後微細裝點,流動的不規律性與邊角的濃厚積釉,說明四方皿必須帶出環抱繞樑的格局與動態,是品味滿足而耐用溫厚的民藝美感表現,因此、本件值得一提與引以為傲。